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即将开幕之际,4月17日,“智汇京华・知创未来”2025年北京共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提升行动启动仪式举行。此次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、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精心指导,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,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创新载体受邀参加活动。
活动上,“高校—园区—企业”对接工作的首次启动,更是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广阔平台。现场,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等5所国内顶尖高校的图书馆进行对接。
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,始终致力于构建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。通过深度联动高校科研院所、产业园区和创新企业三方资源,搭建起覆盖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服务平台。创新中心针对企业创新痛点提供精准服务,形成了专利导航、知识产权托管、投融资对接、专题培训等特色服务模块。
下一步,创新中心将进一步深化“高校-园区-企业”协同创新机制,积极构建知识产权服务联合体,整合高校专利信息平台、园区政策工具包和企业需求数据库,建立分级分类的服务响应体系。联合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,依托园区场景搭建技术平台,组织企业参与专利布局培训。同时建立三方信息共享机制,通过数据互通实现技术需求智能匹配、专利成果精准对接、风险预警及时响应。通过一系列体系化举措,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的高效配置,加速关键技术的专利突破与产业化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