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上午,中关村科学城具身智能产业专委会(以下简称“专委会”)主任单位——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“创新中心”),联合多家智能科技企业组成调研团队,赴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对接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一线交通场景,推动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大型交通枢纽中的创新应用落地,探索“机器人+交通基建”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、新模式。
在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及京投枢纽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,调研团队依次参观了城市副中心站的公共区域和铁路站台层,详细了解枢纽的整体建设进展、功能分区、人行流线设计以及多种交通方式接驳运行情况。通过现场踏勘,企业代表们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逻辑、服务需求及其智能化升级的挑战有了更加直观、深入的理解,为后续技术方案的精准匹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调研结束后,座谈交流会在枢纽会议室举行。专委会主任、创新中心董事长牟宏磊发言时表示:“城市副中心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,也是未来智慧交通枢纽的标杆工程。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技术对接,更是一次‘从场景出发’的创新实践。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搭建起科技企业与建设运营单位之间的高效协作平台,推动更多具备感知、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具身智能系统在真实、复杂的城市场景中落地应用。”

创新中心紧扣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实际建设与运营需求,围绕智能化升级中的重点场景与关键环节,与京投枢纽公司、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开展了深入的供需对接。
成熟机器人服务应用:依托多模态交互机器人、无人零售终端与智能清洁设备,在候车大厅、换乘通道等区域提供导览咨询、便民售卖、安防巡检、环境维护等一体化智能服务,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与旅客体验。
智能机器人场景训练:充分发挥副中心枢纽集公共空间、交通、商业、办公于一体的复合型场景优势,联合具身智能企业开展机器人实地测试与算法训练。推动高性能机器人在真实人流环境中的能力提升,加速技术成果向规模化应用转化。
机器人“4S”店落地:依托枢纽广阔的商业与策展空间、便捷的交通可达性及丰富的活动资源,融合科技展示、场景体验、技术调试与公众互动功能,打造面向政府、企业和市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,助力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技术验证、品牌推广与商业化落地的闭环发展。
本次调研汇聚了星辰通用机器人、蚂蚁集团、遨博智能、格灵深瞳、大陆智源、小笨智能、中科重德、陆航翼龙等十余家行业领先企业代表,覆盖机器人本体、人工智能算法、低空经济、无人系统、智能零售等多个前沿领域,充分展现了专委会“协同创新、场景驱动”的发展特色与资源整合能力。
作为专委会的主任单位,创新中心将持续发挥平台引领与桥梁纽带作用,深化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机制,加速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,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。未来,创新中心将以城市副中心站为示范起点,持续拓展智能机器人在交通管理、市政运维、应急响应等城市运行关键领域的应用场景,助力北京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新标杆。